始于建總情止于天工恩(一分公司張小云)
發(fā)布時間:2023-04-27 閱讀次數(shù):
始于建總情 止于天工恩
文/張小云
借逢公司成立70周年大慶之時,我有幸把自己的思緒進行了梳理,時光的畫軸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剛畢業(yè)時的情景,記得九六年男同志腰間掛個黑色的BB機是成功人士的標志,手里再拿個大哥大“磚頭”更是高人一等,而我就是那一年畢業(yè)的,由于從那一年起,國家不在對畢業(yè)學生進行派遣報到,畢業(yè)后我也找了幾份臨時工,直到九七年三月份,才有幸進入市建總公司報到。記得特別的清楚,我們當初那一批員工大約有四五十人左右,在梅溪路四樓培訓室進行了為期兩個星期學習,當時我們的班長是目前一分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理張洪杰,學習的內容首先學習公司的發(fā)展史,一些施工工藝,以及公司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記憶最深的要數(shù)培訓的最后一天,人事處陸莉處長給我們介紹了非常優(yōu)秀的學長時朝業(yè),我們當時都親切的叫“大師兄”,也正是優(yōu)秀的學長做榜樣,一直激勵著我們這一代70后勇往直前。后來這樣的培訓陸續(xù)進行了好幾年,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的非常感謝公司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迎接我們新同志加入。
兩個星期的培訓學習很快結束了,我非常幸運的分到了二分公司,由勞資員田專把我們六個同事領了回去,當時二分公司的辦公地址是現(xiàn)在建設西路二分公司家屬院內臨街辦公樓(現(xiàn)在已成為七層的居民樓)。田專把我們帶回去,見了當時的時任經(jīng)理丁聚明,記得非常的清楚,丁經(jīng)理特別的和藹可親,給我們幾個學生講了很多人生哲理,之后,田專詳細地介紹了分公司各個項目部有哪些在建工程,讓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挑選,當問到我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說:”哪遠我選哪,我上206隊。”當時的老隊長是王榮恩,項目是淅川信用聯(lián)社,正逢裝飾裝修階段,第二天由田專帶著我和另一個同事楊書平一起坐上隊里運材料的工具車來到了施工現(xiàn)場,早晨七點從二公司走,一直到中午十一點半才到工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棟臨街的十三層辦公大樓,當時非常的氣派。記得特別的清楚,到工地后田專介紹了我們兩位同學的基本情況,并詳細地囑托王永正工長一定要愛護學生,好好培養(yǎng)。我和楊書平兩個人象把門將軍一樣一人一邊站在工長門口,適逢正下班時候,干活的工友們看到工地上突然來了兩位學生,其中還有一位女學生,特別的好奇,有人大聲喊道:“哎喲,咱工地來學生了,還有一個學生妮兒呀!”當時我聽到這話后,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后,頭低的更低了,生怕他們看到我的臉,許多年以后,更加明白他們是一群土生土長最純樸的淅川人,也是我最敬重的師兄們!
當天王工長就給我安排了住處,考慮我是一名女生,基于安全問題,給我單獨安排在工地大門口緊挨警衛(wèi)室的一間石棉瓦小房子,那間小房子高度大約二米一二左右,屋里放一張單人鋼管床,竟然還給我配了一張桌子,在當時那樣的配置應該是高配了,并且還詳細囑托警衛(wèi)王師傅:“每天給小張準備點開水,一個女學生來咱這工地上不容易?!毕挛缤豕らL又給我領至王峰泥工組,王工長說:“王峰是咱南陽陸營人,他們組里年輕人多,有活力,你跟著他們組能學很多東西,年輕人相處容易一點,別的組是淅川當?shù)囟?,你剛來項目,不一定能適應他們的方言。”同事楊書平被分至當?shù)乩钚聡喙そM,這個組在后盤供應砂漿,通俗一點就是備灰。
第二天我和楊書平吃過早飯,就到各自的小組報到了,當時王峰組正在內外粉,我和歲數(shù)大一點的劉師傅搭班,我倆的主要工作把供小組用內外粉砂漿的砂子用小圓篩把砂中的泥塊和雜草進行過濾,我們倆個人一個人用鐵鍬鏟砂一個人用小圓篩篩沙,大概干了兩天左右,我的手指磨紅了,手掌也磨得起泡了,晚上自己看著又紅又起泡的雙手悄悄的落淚了,特別的想家。楊書平每天用拉灰車拉砂漿上料,有時一不小心還會把車弄翻,落得工人們哈哈大笑。每當晚上下班,我們倆個人互相給對方鼓勁,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這樣我們一直干到快收麥子,由于淅川的麥子熟的比較早,比我們市內早熟半個月光景,那天小楊給我說:”小張,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準備卷行李回家,就連我們組長李新國都說,你還不如人家女學生小張,一個男娃娃要力氣沒力氣的?!碑斕焱砩衔也煌5膭袼骸皠e走了,就快收麥了,咱再堅持一下,說不定收完麥都調崗了,項目上不會一直讓咱這樣干。”就這樣,我怎么也沒有勸下來,第二天一大早他一個人卷上行李悄悄地走了,從此以后,項目上就剩我一個人了。好在麥收后,進入了外墻鑲貼面磚節(jié)點,王峰組長重新給我安排了工種,在大樓內對外墻面磚進行分撿,我每天用一段30公分左右的斷鋼尺對面磚進行挑選面磚分類,并挑出殘次品。
記得特別清楚,有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去,一抬頭突然看見一堆砂牢牢的堵住了我的門口(當時工地場地狹窄,用的砂漿是現(xiàn)場攪拌),當時又餓又渴還特別的生氣,特別的無助。呆呆的站在那里,還沒想到該怎么辦?王師傅看到后,立馬拿起鐵鍬一鏟一鏟的把砂子進行了清理,并給我說:“小張,時候不早了,快去吃飯吧!下次我給拉砂的師傅說,不要往門口卸砂!”這短短的幾句話,當時給了我莫大的溫暖,特別的感動,后來的幾個工地王師傅一直擔任我們的警衛(wèi),在那個離家那么遠的工地,一個18歲的姑娘,能夠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直到現(xiàn)在每當想起王師傅的那簡單而又質樸的話語,心里暖暖的,他那一鏟一鏟有力的鏟砂動作一直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間。
后來等工地快結束的時候,我被抽至管理上幫助技術員王蘭周做資料,那是公司的第一次貫標,當時大家對貫標都很陌生,蘭周是我們的技術大總管,白天他忙于工地上的技術工作,晚上給我們幾個學生詳細講解如何著手寫貫標資料,根據(jù)個人的特長進行詳細分工,我們白天根據(jù)分工進行手寫各類相關資料,晚上復核寫的是否合規(guī),最難的要數(shù)限額領料了,結合施工進度、材料驗收單、門衛(wèi)日志編寫小組的限額領料,根據(jù)預算及現(xiàn)場實際情況詳細算出各類材料的合理節(jié)約量,等到月末的時候進行材料盤點,對節(jié)約的小組進行獎勵,對超額的小組進行處罰,最后公司來驗收貫標的時候,我們項目一次通過,并做為標兵在分公司內宣傳學習。
時間一點一滴的慢慢過去,知識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在工作中慢慢的積累沉淀了下來,就這樣一步步的從項目組員、項目管理人員到分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員,見證了年產(chǎn)值幾百萬的市建總到現(xiàn)在年產(chǎn)值30億的天工集團,一次次變革,一次次壯大發(fā)展,都是那樣的記憶猶新,感謝公司用這樣的方式迎接新生力量,感恩身邊的學長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我們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26年過去了,流逝的是年少時的青春年華,沉淀的是我與公司共成長的光輝歲月!
(作者:張小云 工作于一分公司)